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肖洪泳,在《政法论坛》2025年第3期发表论文——《中国法律研究的汉学视野及其趋势》。
作者简介
肖洪泳,湖南洞口人,法学博士,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数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著或参编著作或教材数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曾担任《岳麓法学评论》主编、《罗马法与共同法》执行主编。
《中国法律研究的汉学视野及其趋势》一文,全面列举了20世纪以来现代西方汉学对中国法律研究的一系列新成果,为中国法学研究提供了来自异域的他者视角,助力中国法律研究及其实践的繁荣和进步。

(《政法论坛》2025年第3期目录)
论文摘要
摘要:西方汉学最初大多局限于对中国历史与中国社会进行介绍,其对中国法律的研究起步虽晚,但是日渐深入和成熟,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的现代西方汉学,已将中国法律研究加以深度垦殖,优秀学术成果节节攀升。20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陆国家尤其是法国与德国是中国法律研究的中坚力量,涌现出爱斯嘉拉、宾格尔等汉学大师。20世纪下半叶西方汉学的研究中心由西欧转向北美,美国成为中国法律研究的执牛耳者,欧洲的法国、德国、荷兰、英国仍不甘落后而各有所长。21世纪以来,美国继续肩扛汉学领袖的旗帜,并在社会科学特别是社会学的推动下,将传统汉学与现代汉学的各自优势予以整合,将中国法律研究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从研究人员到研究内容再到研究方法,20世纪以来西方汉学的中国法律研究都经历了一系列新变化。随着世界格局的发展以及中国学者对外交流与学术影响的不断扩大,西方汉学的中国法律研究必将得到深入推进,从而为中国法学研究提供一种来自异域的他者视角,促进中国法律研究及其实践的繁荣和进步。
关键词:中国法律研究;现代西方汉学;东亚法律研究中心;亚洲法律研究中心
转自|湖湘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