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 东莞广播电视台
( 东莞广播电视台报道视频)
2025年开春,《哪吒2》以超156亿票房的成绩掀起全民神话热潮,也让人们对哪吒这一经典神话形象的关注度持续攀升。哪吒为何能跨越千年,始终成为国人心中的英雄?作为中国神魔小说扛鼎之作的《封神演义》,又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密码?

( 东莞广播电视台 东莞新闻报道)
4月19日下午,东莞图书馆市民学堂第851期开讲,邀请文化学者、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湖南大学法学院蒋海松教授做客四楼报告厅,现场为广大读者朋友深入剖析哪吒张扬自由、反抗父权与暴政的叛逆精神,揭秘哪吒形象背后的诸多文化谜题,包括其大肉球身世的隐喻、乾坤圈的文化寓意、李靖与其关系的演变,以及剔骨削肉所蕴含的成长启示、莲花化身的神秘象征。
主讲嘉宾蒋海松教授以“哪吒形象与《封神演义》的文化密码”为题,从哪吒的起源与早期形象、哪吒在文学作品中的演变、哪吒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哪吒在现代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等多维度分析解读“哪吒”蕴藏的中华文明密码。

“《哪吒2》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在海外市场也反响火爆,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也彰显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哪吒神话传承千载而魅力不减背后,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蒋海松教授认为,哪吒这一神话形象,从古代印度的佛教神话中走来,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历经数千年的演变,成为了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符号。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传奇,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现代社会,哪吒通过影视、动漫、游戏等多种形式不断传承与创新,持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激励着人们勇敢地追求自由、正义和梦想,不断在成长的道路上实现自我超越。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哪吒都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哪吒》系列电影重新诠释千年哪吒神话,创新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吹起中国风。”市民刘先生认为,哪吒原型虽来自域外,但经千年蜕变已然中国化,成了典型的中国神话形象。之所以能对哪吒进行本土创造,是因为中华民族守正创新的文化基因。守正创新的基因血脉推动了哪吒文化的传承发展,激活了中华文明引发全球共鸣的关键密钥。如今,哪吒从中国出发,向着世界前进,以自信开放之姿已踏出一条自己的路,相信未来还将在中外交流互鉴中写下更多精彩故事。

“哪吒闹书海”文献艺术展开展 诚邀市民感受古今交融的哪吒魅力
当神话的潮水漫过时空的堤岸,哪吒这一承载千年文化密码的意象,正在新时代的浪尖上翻涌出全新的生命力。在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东莞图书馆以“哪吒闹书海”为主题,推出沉浸式文献艺术展,邀您踏上一场跨越古籍与银幕、传统与创新的文化溯源之旅。

展览以文献为基础进行文化探源,系统梳理《封神演义》《西游记》等文献记载,以及《哪吒闹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银幕呈现的哪吒IP演变,让N个版本的哪吒跨越时空同框。其次,以《3D立体书哪吒闹海》《封神演义》为基础,再现哪吒闹海、重塑金身的立体场景;以官方原创番外绘本《哪吒・三界往事》和官方首部设定集《哪吒之魔童闹海艺术设定集》,设置立体打卡装置,打造沉浸式阅读场景,展示文献和推介内容。
此外,通过资料整理和搜集,深挖“哪吒”电影彩蛋知识,涵盖电影里的博物知识、科普知识、角色设计、法器探源、分镜研讨、哪吒里的东莞制造、电影里的电影等等,让观众在娱乐中收获知识,感受古今交融的哪吒魅力。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东莞迎来“图书馆之城”建设20年暨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之一,诚邀市民共赴一场“阅读东莞,阅向世界”的文化之约。近年来,东莞图书馆围绕“书香东莞”品牌建设,以视觉化、互动化形式重构阅读场景,推动阅读从传统的“单向阅读”向“共享交流”转变,创造沉浸式阅读体验。(记者 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