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晚,湖南大学学习工作坊暨法学院第二届本科生学术文化节“潇湘槐市”学术沙龙在法学院报告厅举行。本次沙龙以“反腐败与中国政治——从《人民的名义》说起”为主题,九位嘉宾解析反腐败与中国政治,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沙龙由湖南大学法学院、廉政研究中心、民主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湖湘廉风学社承办。廉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袁柏顺教授主持沙龙,法学院政治学和法学系老师龙太江教授、田湘波副教授、刘宏斌副教授,蒋海松副教授、肖洪泳博士、余凯博士、韩琳博士以及2015级本科生于宜芃作为主讲嘉宾,黄大熹教授、郭哲副教授和众多校外人士、全校学院的学生等400余人参加了沙龙。
本场沙龙由近期引起热议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说起,聚焦反腐败与中国政治问题。在沙龙正式开始前,袁柏顺教授发起了一个小互动,简单统计了全场看过《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的观众,统计结果是全场基本都看过,也充分说明了这部反腐大剧的受欢迎程度。
韩琳老师首先开讲,她简要介绍了《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的基本情况、人物关系网络等,并重点分析了剧中重要人物的角色。“根据网络调查,网友对剧中人物的正向评价中,沙瑞金书记第一,高育良书记意外第二。在对原著和电视剧的词频分析中,‘钱’和‘书记’分别是原著和电视剧的最高频词汇,而‘书记’‘老师’‘同志’‘汇报’‘领导’等词语都在电视剧中以超过150次的频率出现,基本反映了干部群体的现状。” 韩老师从高频词入手,利用大数据分析电视剧的细节,并向同学们普及了例如我国公务员行政级别的划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政治学知识点。
田湘波副教授的发言主题为腐败剧的吸引力,他结合自身观看《人民的名义》的感受,细谈了该剧为什么具有吸引力、具有什么样的吸引力以及该剧的不足。田老师认为,该反腐剧情的现实性很强,做到了艺术反映现实生活,该剧的播出也体现了国家的反腐决心之大。但田老师同时也指出了该剧的不足,即现实中纪委是反腐主要力量而并非剧中的检察院,此外剧中的一些人物刻画不太严肃,与现实有些不符。
蒋海松副教授第三个发言,他以“以法之名——《人民的名义》反思”为主题,从影视、法律、人性、制度、历史五个角度阐述了他对该剧和现实的理解。“在玄幻剧、IP剧、宫斗剧、小鲜肉霸屏当道之际,一众老戏骨担当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走红,貌似意外,其实具有必然性,其最大的原因在于其抓紧了当代社会对反腐肃贪斗争的密切关注。”在从影视角度谈时,蒋老师认为该剧的的社会性高于艺术性,片中刻画的小官巨贪、外逃市领导、嫖娼院长、低矮信访窗口、懒官庸官等艺术场景其实反映的正是现实中的一些情况,甚至现实比艺术更为精彩和残酷。在从法律角度谈时,蒋老师指出了剧中存在的法律漏洞,并指出全剧都不是通过法律和制度解决的,而是政治角力。在从人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时,蒋老师依次简要分析了剧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法律观念与人性思考,并从社会生态、阶层固化等角度分析了剧本与现实。在谈及制度的思考时候,蒋老师深刻指出了剧中一把手权力监督困局、党政不分等问题,引发听众们的思考。在通过历史角度思考该部电视剧时,蒋老师对比了《万历十五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以儒代法,以德治国的人治,而《人民的名义》与《万历十五年》十分相近。法律、技术、制度落后,工具理性、程序正义缺失,反映出人民的名义中政治视角严重过时,但又普遍存在。”蒋老师深刻指出现实与剧中的问题,并认为该剧对商人存在丑化。
肖洪泳老师认为该部电视剧火爆的原因在于反映了腐败的现实,揭开了腐败的方式,塑造了喜闻乐见的假想人物,满足了民众对清廉官员的期盼。肖老师还分析了众多观众同情祁同伟的原因,认为这是我们文化的悲哀,不能面对人性的本质,性本非善。“历代的反腐鲜有成功甚至说无成功,除非不存在至高无上的权力,若存在,则反腐只能是权力斗争。反腐不需要像剧中沙瑞金对侯亮平那样的授权,不需要上不封顶这样的发话!”肖老师认为反腐败应该消除至高无上的权力,依靠一个好的制度和法律。
于宜芃同学以“君从叙拉古来?”为主题,通过分析哲学与政治的关系,浅析了剧中的高育良现象。“我认为剧中高育良的堕落不仅是因为处于中国这种圈子文化中,类比西方柏拉图、海德格尔等人,我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他们投身的政治体制中权力不受控制。专断的权力释放了他内心的欲望,摧毁了他的德性。我觉得高育良的例子很好的印证了没有一个好的制度好人就无法干好事。”于宜芃同学认为反腐败不仅要依靠德性限制政治权力,更需要一套好的制度对权力进行限制,绝不能依赖人治。
余凯老师以“戏里戏外的腐败”为主题进行发言。“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备受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把普通人平时看不到的腐败细节演绎了出来”。余老师分析了十八大前后的我国的腐败与反腐败形势,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反腐败趋势与特点,并结合剧情指出腐败的特点呈现群体化、两极化、巨额化、期权化、潜规则化、国际化、涉黑化、权色交易凸显、影响力腐败等。余老师同样认为《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所刻画的场景和剧情较为真实的反映了现实,甚至现实更为“精彩”。余老师认为反腐败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期望走上制度化、法治化的道路。余凯老师还现场唱起《宰相刘罗锅》的插曲,引起掌声一片。
龙太江老师在发言中谈及清官的话题。他首先列举了词典对“清官”的解释,即清资官、清朝的官吏、公正廉洁的官吏、在坏体制下做好事的官、能为民请命的人,并抛出了“清官是不是好官”的问题供全场思考。“李达康的特点是习惯搞一言堂、习惯搞权斗、珍惜名誉、一心只为GDP”,龙老师从剧中李达康、孙连城等角色入手分析了剧中清官的特点,指出清官不一定是好官。“好官的标准是德、能、勤、绩、廉,而廉并非第一标准”。龙老师希望更多的清官、好官的涌现要靠制度和监督,反腐败亦是如此。
袁柏顺老师为全场播放了他精心为此次学术沙龙制作的视频,视频主要取自电视剧中精彩和关键的片段,在每个片段前后都会有一些问题和讲解,帮助同学将电视剧与现实相结合思考反腐败与中国政治,令人耳目一新,也调动了全场的气氛。
精彩的主讲和点评结束后是更为精彩的提问环节,在场的师生踊跃提问,气氛热烈。有同学问刘宏斌老师“人民是否会腐败?”刘老师细谈了人民的政治概念和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土改时期、改革开放后等不同时期对人民概念的不同定义,指出腐败往往由于缺乏人民的监督。人民应当有权利参政议政,表达政见,实现对权力运行者的监督。
有同学请教蒋海松老师,提出“剧中以祁同伟作为穷人家的子弟用‘胜天半子’的心态步入官场和以陈海为代表的具有政治资源的官二代的身份开始政治生涯作对比,剧中的政治生态是否造成了阶级固化或扩大了原有阶层的差异?”蒋海松老师回应,“阶层固化严重,但是不能以‘胜天半子’为理由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正当的,不能像祁同伟那样为自己的犯罪活动找理由,这是很可怕的。阶级即使固化,也不能放弃希望,穷人家的孩子依旧可以奋发有为。”他同时还提出,当双方不可协调时,要建立一种中性制度,寻求中庸之道。反腐败面前没有好人、坏人、穷人、富人之分,需要的是公正的制度。
有同学提问指出,“今天的沙龙都是在发现问题而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请问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制度来解决腐败问题?”对于此问题,余凯老师指出,反腐败需要一个复杂的体系建设,民主的制度、法制的制度包含其中,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各项具体的制度。在方式上,不能仅仅依靠惩治,还得需要预防、教育等等,这是一个需要各方配合的反腐败体系建设。刘宏斌老师指出中国的反腐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呼吁从宏观和微观制度设计上入手,例如加快推进财产公示制度等,以赢得人民支持。
有同学提问“高小琴作为本剧中唯一的女性角色,怎样看待这种任务符号和女性形象?”蒋海松老师指出,高小琴女性角色象征化。高小琴的身上体现着草根奋斗,不甘于命运安排这种信念。但是仔细剖析剧中的细节就会让人深思,例如为什么高小琴会唱京剧?她是将才艺工具化,迎合权力和利益。蒋老师认为该剧丑化了女人和商人,而剧中仅有的几个正面女性角色都很虚,如陆亦可等人。这体现编剧和社会的一种传统思维。
有同学提问如何看待网络微视频“同学的名义”中所折射的校园腐败?肖洪泳老师认为,不只是人民会腐败,生活中全民都会腐败,但是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我们中国传统的人情文化等都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温床,改变这种现状要通过教育和文化,一定要转变思想,大人做出榜样,同时从小孩子入手,在思想上解决困境。田湘波老师指出这些问题都可以从腐败的动机、条件、机会等方面展开思考。
在被问及“如何看待当下的反腐败斗争?通过怎样的路径反腐败?”等问题时,袁柏顺老师作了回应。“全社会开始思考反腐败的一些问题是令人欣慰的事情,人民是政治性的集合概念,我们更应该以社会的名义反腐败。”袁老师举例指出,晚清时期每个人都是腐败的受害者,也同时是腐败的参与者。袁老师认为,我们应当提倡形成一个全民守法、全民痛恨腐败、监督腐败、揭露腐败的氛围,人人勇于参与,乐于参与反腐败建设。“反腐没有一招制敌的法宝,也不可能短时间转变,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先例”,袁老师介绍了新加坡和香港的廉洁情况,指出我们中国的反腐败之路任重而道远,反腐败建设永远在路上。
预计两个小时的沙龙一直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师生仍然意犹未尽,针对同学们提出的有关公职人员腐败、清官、反腐败制度建设等问题,老师们都一一进行了详细的回答。据了解,未来一段时间,廉政研究中心、民主理论研究中心和湖湘廉风学社还将针对此次沙龙中有争议的话题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届时欢迎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