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丨苏士龙

2025年4月8日(周二)晚19:00,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曾佳魁律师在湖南大学北校区阶梯教室103教室开展主题为“以更宏观的视角化解劳动争议”的专题讲座。曾佳魁律师系国家二级律师,中共天地人第三党支部书记,律所人力资源法律事务部主任,全国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时担任湖南省总工会普法讲师团讲师、长沙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及湖南省省级工伤预防专家库专家,长期致力于劳动争议预防与化解、劳动关系合规治理、工会法律服务等方向的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本场讲座吸引了众多法学院学生前来聆听,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
讲座伊始,曾佳魁律师首先指出,当前我国劳动争议总体呈现数量庞大、类型复杂、纠纷频发的态势,传统的个案处理模式已难以回应新时代劳动关系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现实需求。他强调,应当跳出个体纠纷的框架,从产业结构调整、人口流动趋势、灵活就业兴起以及平台经济的发展等宏观社会背景中重新审视劳动争议的生成机制与解决路径。

随后,曾律师围绕劳动争议的主要类型,从用工模式的多元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合规性、劳动者权利意识的提升等角度,系统分析了引发纠纷的深层原因。他指出,在实践中,仅依靠仲裁和诉讼手段难以实现纠纷的根本性化解,反而可能加剧劳资对立。他倡导以更高视野推动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引入工会、企业调解组织、行业协会、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力量,实现劳动关系治理由“末端处置”向“前端预防”转变。
在讲座的中段,曾律师结合自身多年从业经验,分享了多个典型案例,并特别强调制度设计对于纠纷预防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兼顾企业运行效率与劳动者正当权益保障的治理结构,往往能够从源头上遏制冲突的发生。他提出,企业应在制度建设上注重参与机制、信息透明和权利平衡,同时法科生也应当在未来实践中具备宏观政策理解力与多元利益协调能力,避免将争议解决简化为程序操作。

最后,曾佳魁律师鼓励同学们以法学专业背景为基础,提升对社会运行机制的系统性理解,在推动个体正义实现的同时,也要具备服务国家法治战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视野。他指出,劳动法不仅关乎个体权益,更嵌入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公共治理的更大图景,是一门兼具技术理性与价值导向的交叉法域,值得深入学习与关注。
在讲座尾声的互动环节中,多位同学就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合法性认定、灵活用工中劳动关系的界定、工伤预防机制的优化等问题踊跃提问,曾律师逐一耐心解答,并鼓励同学们在校期间多关注真实案例、多进行实务训练,进一步夯实法学功底。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学生心得
曾佳魁律师的讲座以《以更宏观的视角化解劳动争议》的为题,颠覆了我对传统劳资纠纷处理的认知。讲座深刻指出,劳动争议不应局限于个案的法条博弈,而需站在社会治理的高度,将劳动者权益保护、企业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视为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曾律师通过典型案例阐释,单纯依赖司法裁判可能加剧对立情绪,而通过政策衔接、行业协商、心理疏导等柔性手段,能更有效实现劳资共赢。其提出的"动态协商机制"和"争议预防体系"尤其令人耳目一新——企业建立自主调解委员会、行业协会制定争议预警指标、工会建立职业发展辅导平台等举措,将矛盾化解端口前移,体现了从"事后灭火"到"源头治理"的思维跃升。这场讲座启示我们,法律工作者需突破"就案办案"的局限,在维护法律底线的同时,更要着眼劳动关系全生命周期管理。特别是在新业态经济背景下,如何平衡平台灵活性与劳动者保障,更需要这种具有前瞻性的宏观视野,这正是新时代法律人的使命所在。
——23级法律硕士纪检监察班梁晓龙
参加此次劳动法律知识讲座,收获颇丰,深感劳动法律知识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中的关键作用。讲座中关于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讲解,让我明晰了投诉的受理范围与程序。知晓在特定情形下,需依照劳动争议处理或诉讼程序维权,避免盲目投诉,提高维权效率。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相关内容更是打开了新视野,了解到工会在监督用人单位、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的职责与工作方式,像监督意见书、建议书等工具,能有效促使企业规范用工。这些知识不仅为自身权益保护筑牢防线,也让我意识到在工作生活中,可帮助身边人增强维权意识。在未来,我会不断巩固所学,将其运用到实际中。同时,积极传播劳动法律知识,让更多劳动者懂得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推动形成更公平、和谐的劳动用工环境 。
——法本法硕王家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