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法学院 >> 科学研究 >> 学术刊物 >> 正文
您的位置: 法学院 >> 科学研究 >> 学术刊物 >> 正文

学刊 |《湖湘法学评论》2023年第4期出版(附目录、摘要)

时间:2023-11-06 浏览量:


目录

【学术专论】

紧急状态制度之法理解析

赵    轩

社会团体服务性收费的规范体系与制度构造

林    华

论行政协议缔约程序的司法审查

徐振铭

死刑改革的实践基础和前景

熊谋林

论资本权——《民法典》第125条的标志意义

肖海军

国有野生动物资源损害赔偿责任研究

曹    炜    张   舒

股权代持执行异议之诉的裁判规则探析

李明桓  李霈柯

环境法“地理跃迁”的逻辑构造与规范展开

程飞鸿

基于欧洲视角的战略性气候诉讼

[奥]奥利弗·C.拉佩尔 伊娃·舒莱夫·斯坦德 朱丽亚·沃纳

GATT安全例外中“国际关系中的紧急情况”解释

刘   瑛  林慧雨

【域外法学】

民事诉讼法是一门学科吗

[荷]兰姆寇·凡瑞(著)  吴俊(译)


摘要

【学术专论】

1.紧急状态制度之法理解析

作者:赵轩,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 摘 要 ] 法治话语中的“紧急状态”概念,在描述人类生存之危急境况的同时,也表达了紧急状态制度的规范性真理,其内涵在紧急状态制度的演进历程中积淀为一个“意义家族”。从罗马共和国的独裁官制度到近代的戒严法,再到现代的紧急状态制度,都表明了因国家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而导致常规法律被悬置的事实。法治理论将紧急状态制度纳入法治秩序之中予以评估,深刻地揭示了紧急状态内在地与法律秩序关联的规范意义。国际法强调对国家主权和人权的双重保护原则,展示了紧急状态下国家与个体之间基于生命规范本应享有的人权逻辑。生命规范是包括紧急状态制度在内的有关社会规范得以创立和运行的规范依据。

[ 关键词 ]紧急状态;国家主权;人权;生命规范


2. 社会团体服务性收费的规范体系与制度构造

作者:林华,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

[ 摘 要 ] 我国社会团体服务性收费的制度框架呈现层次性、多阶性和碎片化的特征,其内容包括调整社会团体性质的制度规范、调整服务性收费的制度规范、调整社会团体收费的制度规范、调整个别性社会团体收费的制度规范。社会团体服务性收费的规范体系存在着收费权力法定与规范位阶低之间的困境、直接规范依据缺乏与制度碎片化之间的困境、社会团体种类繁多与制度范围模糊性之间的困境、制度规范衔接与规范内容不一致的困境等问题。推进社会团体服务性收费的制度构造有两条体系化的进路,一是进行统一立法,二是对现有制度进行规范清理。

[ 关键词 ]社会团体;行政收费;服务性收费;行政事业性收费


3. 论行政协议缔约程序的司法审查

作者:徐振铭,北京市司法局行政复议二处

[ 摘 要 ] 行政协议缔约程序是双方行为中实现程序控权的基本方式。不同于一般行政程序瑕疵的后果判断,行政协议缔约程序在程序内涵、审查对象和法院裁量方面都存在特殊性。目前的司法实践未能充分关照行政协议缔约程序的特质,从而造成了瑕疵救济与判决结果的错位。应当从判决方式入手,平衡协议的安定性要求和合法性监督原则,严格确认协议无效判决的适用条件;针对撤销判决和确认违法判决界限模糊的问题,可以从程序的重要性、权利的影响性和结果的影响性三个方面作出区分;情况判决需在利益衡量和损失补救的基础上作出,并进一步优化驳回判决和确认未生效判决的裁判说理。在法律适用上,可以通过引入正当程序原则和限制合同无效条款的准用,实现缔约程序瑕疵判决的精细化。

[ 关键词 ] 行政协议;缔约程序;程序瑕疵;协议效力;判决方式


4. 死刑改革的实践基础和前景

作者: 熊谋林,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 摘 要 ]死刑核准权收回至最高人民法院已有十余年,《刑法修正案(八)》和《刑法修正案(九)》也已废除 22 个罪名的死刑,但学界对于司法反应及立法背景却探讨不多。通过研究 2005 年至 2012 年间 8 个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 521 份(552个被告人)死刑判决书发现:死刑主要适用于暴力和毒品犯罪,复合型严重暴力犯罪的死刑立即执行率最高,毒品犯罪死缓率较高;死刑立即执行和死缓总量均明显下降,但死缓比例显著上升。研究意义在于,对司法裁判所做的数据分析可以为未来我国的死刑改革提供实证基础,刑法可继续废除实践中没有或很少适用的大量罪名,且在总则中明确死缓裁判的条件;司法上重视死缓,控制故意杀人和贩卖毒品的死刑裁判。死刑存废问题在全球并无定论,活跃的学术探讨有助于司法改革与立法修正相得益彰。

[ 关键词 ] 死刑;死缓;罪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


5. 论资本权——《民法典》第 125 条的标志意义    

作者:肖海军,湖南大学法学院

[ 摘 要 ] 资本权是因投资财产资本化而产生、形成或衍生的特殊民事权利;权利产生依据为投资行为及基于投资行为形成的投资法律关系;权利主体为投资主体;权利客体为投资财产经价值化、资本化之后转换而形成的抽象资本或资本类权益。资本权具有财产性、营业性、资本性、期待性、风险性、商事性等基本属性。资本权的核心为资本投入的收益权,在法律上赋予投资主体以应得利益和分配权利,实乃满足商人之逐利目的、切合资本之增值属性、维持营业之支撑要素、适应投资之分离形态、反映权利之核心利益、促进民生之内在需要的当然、应由、必要之举。我国《民法典》在总则编中以第 125 条专列“股权和其他投资性权利”,此举无论是在政策宣示,还是立法主旨,抑或是制度安排等方面,均具划时代的标志意义。资本权按投资主体在特定投资法律关系中的角色和地位,可分为股权式投资人权利与债权式投资人权利两大类型。基于投资而产生、形成或衍生的资本权在营业领域和商事权利中地位的初始性、基础性,决定了政策上的确认宣示和法律上的保护救济之必要性、重要性;故尊重、确认、促进、保护、救济投资主体的资本权,应为商法营造初始、基础营商环境的第一要务。

[ 关键词 ] 资本权;投资;投资主体;《民法典》第 125 条;投资性权利;资本受益权


6.国有野生动物资源损害赔偿责任研究  

作者:曹炜、张舒,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摘 要 ]野生动物资源损害赔偿责任是涉野生动物违法行为主体侵犯国家所有者权益而产生的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责任,其应当独立于行政违法责任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野生动物资源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国家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的行为、国家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减损或者灭失的后果,以及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对野生动物资源损害赔偿责任的救济应当通过一般民事诉讼程序进行。有权提起诉讼的主体包括代表国家行使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委托的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起诉条件应当限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同时,应由原告承担所有举证责任,不适用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应明确将损害赔偿金收缴至国库,且不能适用替代性责任履行措施。

[ 关键词 ]野生动物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资源损害赔偿责任


7. 股权代持执行异议之诉的裁判规则探析

作者:李明桓,国家法官学院司法案例研究院;李霈柯,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 摘 要 ] 实际出资人在未取得另案确权裁判时,提起执行异议之诉能否阻却显名股东的债权人对股权的强制执行,实践和理论观点不一,亟须统一裁判规则。经解释后的委托代理说符合股权代持中各方权利义务安排,应区分公司知情的股权代持和公司不知情的股权代持,在此基础上根据《九民纪要》第 28 条的精神认定股权的实质归属。当权利外观即工商登记与真实权利状态即股权实质归属不一致时,外观主义便有适用的空间。外观主义的本质是信赖利益保护,其适用并不局限于交易领域,对此应严格区分股权善意取得制度,当第三人为善意时,非交易第三人和执行第三人均可受到外观主义的保护。股权代持执行异议之诉问题,实质上是实际出资人与显名股东债权人之间的利益衡量的问题。为寻求既符合法律规范逻辑,又能解决实践问题的规则,应从股权代持协议的效力、股权的实质归属、第三人是否善意等方面依次进行审视来判断实际出资人能否排除强制执行。

[ 关键词 ]股权代持;执行异议之诉;强制执行;外观主义;信赖利益


8. 环境法“地理跃迁”的逻辑构造与规范展开  

作者:程飞鸿,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 摘 要 ]环境问题和环境法的空间错位是环境法中的难题。这种空间错位是环境问题所处的事实空间与环境法效力的规范空间存在偏差所导致的,其本质系地理单元上自然规律与人的意志之争。为了消解这种空间错位,环境立法需要适应自然规律,环境法的“地理跃迁”应运而生。法哲学、法学范式和法律价值的演进为环境法的“地理跃迁”提供了合理性依据。法哲学正在经历从“以人为中心”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转变,法学范式正在从对策法学范式转向以“适应自然规律”和“整体系统观”为核心的新范式,法律价值也在从工业文明理念迈向生态文明理念。在立法技术上,空间正义、尺度和边界是环境法“地理跃迁”的独特范畴,相应地,空间正义原则、大尺度原则和边界有限原则成为立法时应考虑的重要原则。

[ 关键词 ] 环境法;地理单元;空间错位;空间正义;大尺度;边界有限


9. 基于欧洲视角的战略性气候诉讼

作者:[奥]奥利弗·C. 拉佩尔,格拉茨大学气候变化法研究中心;伊娃·舒莱夫·斯坦德,维也纳自然资源和生命科学大学;朱丽亚·沃纳,格拉茨大学法学院

[ 摘 要 ] 气候诉讼作为解决政府不作为和气候政策失灵的路径,目的是缩小气候保护措施的科学建议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巨大鸿沟。“战略性气候诉讼”是指有可能促进广泛社会变革并对法律或政策变革以及气候保护措施的公共意识产生一系列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气候案件。根据被告主体的不同,气候诉讼可划分为针对国家的气候诉讼和针对公司的气候诉讼。参照判例法对过去战略性气候诉讼的成功案例进行评述,可以发现,气候变化的全球性以及涉及众多污染者和(潜在的)受害方的跨时空特点,给原告求偿所基于的各种法律依据带来了挑战。此外,求偿诉求涉及不同的法律制度,但其中缺乏处理气候变化和相应赔偿的有效制度,而且被告的温室气体排放行为与原告遭受的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证明也存在困难,造成气候诉讼的成功率低下。研究表明,归因科学和新因果理论的研究对于未来因果关系的证明、法院保护气候的作用、判例法推进气候立法的比较法研究的作用将大有裨益。

[ 关键词 ]战略性气候诉讼;大气信托原则;自然权利;气候立法


10. GATT 安全例外中“国际关系中的紧急情况”解释    

作者:刘瑛、林慧雨,中山大学法学院

[ 摘 要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第 21 条允许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在“国际关系中的紧急情况”下为保护其基本国家安全利益背离其义务。专家组分别在“俄罗斯运输限制措施案”“沙特知识产权案”“美国钢铝措施案”和“美国原产地标记案”等四个案例中对“国际关系中的紧急情况”作出了解释,确立了对该术语进行分析的框架。在这四个案例中,专家组对“国际关系中的紧急情况”的解释呈现出事件主体范围和事件发生领域扩大、所涉情况严重性增强的趋势。此外,专家组在四个案件中所运用的解释方法有所不同,表现出从偏重文义解释、体系解释以及目的解释,到逐渐引入有效解释原则的动向,并辅之以比对三种官方语言文本的方式来解读该术语的含义。中国应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对“国际关系中的紧急情况”提出符合多边主义、时代发展和中国利益的解释方案。

[ 关键词 ] 世界贸易组织;国家安全例外;国际关系中的紧急情况;解释方法;基本安全利益



【域外法学】

11. 民事诉讼法是一门学科吗         

作者:[荷]兰姆寇·凡瑞,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法学院

译者:吴俊,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 摘 要 ]诉讼法对实体法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根据事实作出公平公正的裁判,是现代民事诉讼的目的之一。抛开晦涩的技术细节,学生需要熟悉掌握诉讼法的核心规则,而这些核心规则揭示了更具有一般性的问题,如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此外,民事诉讼法史的内容应该被纳入法学院的课程。罗马 - 教会法诉讼程序是欧洲大陆的“诉讼法之母”。欧陆民事诉讼法的发展也能被描述为“无缝之网”。关于欧洲不同诉讼制度之间异同性的知识,对诉讼法可能的统一大有帮助。在法律史的帮助下,不同法系的诉讼程序之间的差异能够变得有序起来。

[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程序法技术;诉讼法史;罗马-教会法诉讼程序

编辑:杨 欣

审阅:蒋海松


湖南大学法学院版权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2号
邮编:410082   电话: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