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讲嘉宾、北航赵明教授开讲古代三大变法
2013年10月29日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赵明教授在我院模拟法庭开讲《古代三大变法与中华帝国文明》。赵明教授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理学和法史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西南政法大学和湘潭大学教授,担任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主讲嘉宾,著述丰富,在学界饶有影响。
讲座由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蒋海松老师主持。蒋老师首先以“大才大节大情”六字开篇介绍了赵明教授,盛赞赵明教授的博才多识、铮铮傲骨以及对于学子晚辈的深情关怀。
赵明教授首先介绍了不同版本的“三大变法”,并提出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在诸多古代变法中对中华帝国文明影响最为深远、意义最为重大。商鞅变法奠定了大秦帝国富强基础,是中华帝国文明的真正开始。王安石变法是在另一个千年节点中在帝国文明面临危机时刻发生的重大变法。而戊戌变法是近代大变革的开始,是帝国的近代转型。
赵老师聚焦古代三大变法中的立法者,并试图从这些变法中总结经验教训,探寻三大变法中的立法者对于中华帝国文明的产生、兴盛直至衰败的影响以及对于今天的启迪意义。他认为立法者有两种,一种是人类心灵秩序的立法者,西方从古希腊一直到近代各种著述中都有所涉及,而我国古代心灵秩序的立法者以孔子为代表;另外一种是外在秩序的立法者,而今晚讲座主要涉及这一问题。
赵老师认为,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开创中华帝国文明奠定了坚实基础。商鞅没有诗人的雅兴,没有文人的浪漫情怀,理智得近乎冷酷,他拒绝一切虚文假义,但不意味着没有真诚的政治道德意识。商鞅是一个知晓经术而深通世务的政治家和立法者,他有坚定的政治意志,高超的立法技艺,并拥有超越道德评价之上的政治德性,商鞅变法颠覆了分封政制,并开创了其后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国政制结构。
赵明教授认为秦帝国虽然开创了大一统的华夏文明,在政治上却有两个使命没有完成,一个是国家的政治合法性问题,另一个就是边患问题。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文人政治时代,王安石作为文人士大夫的领袖,担纲变法大臣,欲凭勇气与魄力,以求革除冗兵、冗官、冗费的弊政、富国强兵,成就了一个文人在帝国的最高政治梦想。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留下文人政治的一曲悲歌,而帝国文明从此也开始走下坡路。究其原因,赵明教授认为有二,一是文人当政,文人之间相互的斗争倾轧;二是由于皇权高度集中,君臣之间缺乏信任。其教训在于,变法大业的完成需要政治共识的达成,需要大公无私的德行与高超的立法技艺。
时至清朝晚期,帝国所面临的敌人不在北方边患,而是海上的西方列强。面对这样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光绪皇帝采纳维新派的建议进行戊戌变法。这是中国政治与法制现代化历程的真正开端。变法欲全面变革中国帝国政治与法制传统,以民主、民权等原则创制新的政治法律文化体系。但戊戌变法很快失败,改良式的变法终究被轰轰烈烈的革命所取代,大清帝国也成了我们这古老文明中的最后一个帝国。赵明教授认为戊戌变法相对于前两次变法,其现实意义虽小,但其象征意义却是前两次变法所不可比拟的,甚至直到今天,戊戌变法的使命仍未完成。
赵明教授最后在总结三大变法的基础上,认为要想促成现代转型,需要优秀的立法者,需要培育立法者的德性与技艺,特别需要解决好三大问题:古老天下观与现代世界观的冲突,道德意识与理性的碰撞,传统礼乐文明秩序与世俗理性的国际法则的关系。
主讲结束后,赵明老师还回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赵老师妙语迭出,字字珠玑,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其独特的讲课风格让全场听众深感陶醉,全场笑声不断,高潮迭起。
最后主持人蒋老师总结了湘楚文明与三大变法的关联,特别介绍了湖南大学法学院的前身之一时务学堂作为晚清变法的策源地的历史,鼓励同学们按照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变法旗手梁启超“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的教导,力争成为担当新时代使命的立法者。
讲座同时也是湖湘人文读书会及道林文化系列活动,湖南电视台《湖湘讲堂》总制片人柳理及各界嘉宾参加了讲座。
(湖湘人文读书会 李志恒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