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法学院 >> 学术动态 >> 正文
您的位置: 法学院 >> 学术动态 >> 正文

岳麓法学名家讲坛 | 中国人民大学赵晓耕教授在湖大开讲《法律的道德化批判》

时间:2023-12-29 浏览量:

2023年12月28日晚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赵晓耕教授在湖南大学法学院216会议室开讲“法律的道德化批判”。本次讲座由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肖洪泳老师主持,法学院郭哲教授、李婧嵘副教授与欧扬副教授参与对话,众多师生到场聆听。


1936E


讲座伊始,主持人肖洪泳老师对赵晓耕教授莅临本次讲座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赵晓耕教授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刑法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马工程”《中国法制史》首席专家,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第8-9届),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道家法家与法律文化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司法研究会理事。


269EE


赵晓耕教授首先以“教授”一词做了一个简短的开场白,他认为“教”之以问,“授”之以疑,并且建议同学们在学习法学知识的时候,要重视教科书,这对了解一个学科最基本的知识是大有助益,同学们要在把握教科书上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再去拓展阅读更为细致和深刻的学术著作。

然后赵晓耕教授开始从历史的角度切入主题,他指明在当前我国法律更新速度极快的社会背景下,大家可以逆时代潮流去试着阅读一下《唐律》。相较于我国多部现行法律用词模糊、不准确等问题,《唐律》的文本表达其实更为精准,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文本理解水平,还可以提高对于法律的认识。除此之外,赵晓耕教授也鞭辟入里地谈到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认为周公把德和现实的政治伦理道德、国家制度联系起来,对于中国的历史影响非常深远,乃至于我国现今的法制体系当中也强调“以德治国”。但是赵晓耕教授向大家提出疑问:这里的“德”指的是什么?这个表述能从史料当中找到相应的解答吗?其实与古汉语相比,“德”的表达逻辑今天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中的原因以及合理性是需要进一步考证的。


16532


然后针对具体的现行法规定,赵晓耕教授进行了批判性的解读,特别是对人人平等这一现代观念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此类条文在法律体系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彰显出一种现代法律价值观。但是平等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法律真的可以做到人人平等吗?譬如许多媒体宣扬一个社会需要一个好的制度,保障任何人都不输在起跑线上,但其实处于同一起跑线并不能保障人人平等,有众多复杂因素可能导致并不平等的结果。再譬如民法当中格式条款的相关规定以及刑法当中盗窃罪和贪污罪入罪数额的不同,均显现出法律上诸多不平等的现象。

最后,赵晓耕教授将法制现状形象地比喻成一张网,我们在把网织得越来越密的同时,也必然会承受漏洞越来越多的后果。我们把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归结为立法上不完善,然后力图通过制定越来越多的法律对立法予以完善,然而事实上所带来的法律漏洞或法律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111FB


19A63


赵晓耕教授分享结束后,主持人肖洪泳老师简明概括了本次讲座的关键内容,郭哲、李婧嵘和欧扬三位老师也就讲座内容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思考,在场同学积极提问,赵晓耕教授非常及时并耐心地进行了回应与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湖南大学法学院版权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2号
邮编:410082   电话: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