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推介法学院首届赴港交流行成果,总结活动开展经验,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学院国际交流项目,推动学院国际交流机制化、常态化,12月8日下午,法学院第一届师生赴港交流分享会在法学楼报告厅举行。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赴港交流行团领队付蓉芬,2015、2017级辅导员李释然、赴港交流团多名成员以及2017级全体本科生参加了此次交流分享会。
本次交流分享会邀请四名赴港交流团成员分别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此行的见闻和收获。从最初的选拔到最后的顺利结束,学生会主席宋思远同学首先对本次赴港交流活动的总体概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介绍中,他从行前准备、课堂学习、机构参观、活动总结四个方面介绍了此次赴港交流活动的日程安排和活动方案。他在报告中展示了大量赴港交流的照片,用以介绍香港课堂教学模式、律师入职制度、两岸法律体系差异等心得体会,引起了在座同学对赴港交流的向往。
“在同属英美法系的香港,法官就是法律世界的国王,任何政治因素都不得干扰司法运行”,法学1503班的李永罗同学从立法和司法两个角度讲解了香港法律体系与大陆法律体系的区别,并结合参观香港立法会和高等法院的实践介绍了香港的法治现状。
随后,行管1602班的杨翱飞同学从社会秩序和公民的政治参与两个方面以行政管理专业的视角汇报了此次交流活动的收获和感受。他以公交站牌的排队、地铁站的无喧哗、交通规则的自觉遵守为例赞扬了香港井然的社会秩序,并从参观高等法院与立法会的亲身经历解释了香港公民高度的政治参与热情。
而法学1603班的王君蕊同学则是主要从港大课堂状况描述了香港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并总结了港大法学教育的三个特点——自主性、实践性、国际化,她还鼓励同学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做更好的自己。”
在提问环节,付书记以及赴港交流的学生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吸收港大法学教育优点”、“高度的政治参与是否是造成香港社会动乱的原因”以及“选拔赴港交流学生的英语要求和学习要求”三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既要有好的开端,又要有好的结尾。只有多出去看看,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学院层面也将继续在首届赴港交流行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国际交流项目,为同学们锻造国际视野创造更多机会”,付书记在交流会最后总结道。她对本届赴港交流活动中成员们的优异表现给予肯定,并对学院国际交流项目在将来越办越好寄予期望。
此次交流分享会既对首届赴港交流活动做了系统回顾与总结,又面向17级本科新生介绍了学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重视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学科发展理念。同时,本次交流分享会也为法学院首届赴港交流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交流分享会后,学院还将组织交流团成员开展后期资料整理汇总工作,为下届交流活动总结活动开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