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蒋海松
近期,湖南大学法学院牵头申报的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重点专项“全流程智能化审判监督关键技术研究”(2022YFC3301500)批文正式下发,项目负责人为屈茂辉教授。这也是我院首次作为项目牵头单位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和跨越。该项目总经费406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1565万元。
(项目主持人 屈茂辉教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是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当前,我国法院正处在数字化改革新时代。现有智慧法院建设过程中,智能化审判监督仍然处在起始阶段,信息技术应用仍有诸多痛点,有待深化。“全流程智能化审判监督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针对人民法院在办案过程中对大数据风险预警、审判监督评估的需求,研究基于多维度评查的重点案件监管预警、基于事理研判的重大违规办案事件识别、基于事件链条的重要办案节点监督预判、基于线索关联的重要人员廉政风险智能预警等关键技术,突破基于超级计算机的多源数据智能化计算支撑方法,研发重要办案节点监督预判系统和重要人员廉政风险智能预警系统,构建全流程智能化审判监督平台,并在江苏、青海、湖南等三家高级人民法院开展应用示范,为法院审判监督的智能化、一体化、协同化提供科技支撑。
本项目集中了国内法学、计算机和数学相关领域的优势单位,由湖南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具有法学和计算机学科交叉优势的高校,以及人民法院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华宇信息、太极集团、通达海公司等我国司法信息化服务行业的龙头企事业单位组成。
团队成员长期从事数量法学、智慧法治、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等相关领域研究,在智慧司法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基础,特别是数量法学方面的系列成果,如《民法实证研究中的计量方法》(《法学研究》2012年第1期)、《违约金酌减预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民事科学证据可靠性认定中的司法前见》(《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等构成了该项目的坚实理论基础。同时,该项目也将有力推进首席专家领衔的首批国家级新文科项目《以信息技术与法律融合为抓手的“新法科”改革与实践》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的改革探索。
湖南大学成立了专门的数理-计量法学研究中心和智慧司法交叉研究中心,由法学院牵头,联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数学院和统计学系等单位,并与国家法官学院、中国司法案例研究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