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法学院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您的位置: 法学院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美国西东大学亚洲系主任梁伯华教授开讲

时间:2013-07-25 浏览量:

2013年6月17日19点,曾获美国"爱丽丝岛移民奖"奖项的首位文化学术界华裔代表、海外著名历史学者,美国西东大学(SetonHallUniversity)亚洲系主任、讲座教授梁伯华在湖南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进行了一场题为“近代中西文化的冲突与整合”的讲座,讲座由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蒋海松博士主持,湖大法学院院长杜钢建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助理教授何志辉博士等嘉宾出席讲座。

作为一个在美国学习、工作和生活了41年的美籍华人,梁教授对于中西文化的融合和冲突有很深的体察。梁教授说道,身处21世纪的信息革命时代,中国人应当怎样做才能在这急速变革的时代掌好舵,正确地对待全世界不同的文化?他认为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即国际化和本土化。“本土化”就是认同自己本身的传统,认清楚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展现中国文化的活力与多元化,并且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多彩的,既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相辅相成,又有中原文化、东南文化和东北文化等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还有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国际化”就是要尊重不同的文化、了解不同的文化,不是要寻求不同文化中的冲突,而是要寻求不同文化中的共性,使每个人既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文化,又能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让不同的文化竞相绽放。每种文化就像彩虹中的每一种颜色,只有让它们都开放,才能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才能为“世界梦”的实现打下坚定的基础。比如墨西哥玛雅文化中的玛雅文字就与中国的汉字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某位英国学者写的《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也是在试图探讨中西方文化中的共性部分。这些都说明了不同文化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也指出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世界的和平。

针对文化冲突,梁教授提了四点建议,即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尊重别人的文化;不仅要尊重别人的文化,而且要认识和了解别人的文化,并进而学习别人的优秀文化,例如西方时间管理的高效率性以及人格的独立性;提高自身素质,在国际上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

最后他谈到自己在美国的经历,以及在传播中国文化和传播他的世界梦的理念时所做的努力。美国人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美国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平等意识,以及美国独具特色的个性文化都给初到美国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提到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课堂上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中国留学生在课堂上不爱发言给美国教授留下了非常糟糕的印象,他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善这一状况。另外,在传播中国文化,架起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桥梁方面,他主要做了五件事:不断地访问美国和中国的高等院校;带美国学生来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在美国高校开设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课程;通过不同的社会团体如“华研基金会”和“中美基金会”来推广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自己写的书籍来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梁教授的讲座引起了在座的各位老师的共鸣。杜钢建院长在赞同梁教授观点的基础上,也和他探讨了两个主要的问题:人类起源论以及湖湘文化和印第安文化之间的关系。任越教授赞同不同文化包容的重要性。肖艳辉副教授认为,我们不必到哲学家的书中去寻找文化,文化就体现在具体的生活中,体现在普通人的一言一行中。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积极发言,和梁教授进行有关文化问题的探讨,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的艰辛,还是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或是西方学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质疑,梁教授都一一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

最后蒋海松老师引用了两位跟今晚讲座深有渊源的名人言论作为总结。第一位是曾因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而被追认为湖南大学法学院早期法学教育开创者的梁启超,他有言:“舍西学而言中学者,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者,其西学必为无本。”另一位是曾在梁老师所任教的西东大学任教多年的著名中国法学家吴经熊,他有言“我们既非向东,亦非向西,而是向内,在我们我们的灵魂深处,有着永恒的本体”。蒋老师认为,梁伯华先生作为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使者,很好地展现了这种风范,这种博辑古今、融汇中西的理性态度也应是我们每个人面对中西文化的基本立场。

(李庚堃)

湖南大学法学院版权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2号
邮编:410082   电话:0731-888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