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丨王晨

2025年4月27日晚,华东政法大学姚明斌教授做客湖南大学法学院“岳麓法学名家讲坛”,以“意思表示解释、债务清偿与合同解除—民法原理在裁判实例中的运用”为主题,结合五大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民法典背景下民事裁判的核心逻辑与方法论。讲座由湖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文胜教授主持,张晓勇副教授参与与谈,现场座无虚席,学术氛围浓厚。

讲座伊始,主持人王文胜教授对姚明斌教授莅临本次讲座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姚明斌教授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上海市东方英才青年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晨光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合同法、物权法、法律行为理论、请求权基础理论、民法方法论。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等刊物发表相关成果三十余篇,出版专著《违约金论》,参编《中国民法典评注》系列丛书。2019年至2024年连续六年被评选为华东政法大学"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

主讲人姚明斌教授将本次讲座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讲述。第一部分是民法原理在实践案例的具体运用讲解。在这一部分,首先他带领同学们通过详细拆解“153元/亩案”、“菌种买卖案”、“解除之战案”与“分期没收案”四个案例中所涉及的具体民法知识点、争议焦点,随后在每个具体案件中分享了法院的裁判观点并在最后详细讲解了他对具体案件的观点与解题思路。第二部分是方法论的总结。在这一部分,姚教授主要针对上述所提到的四个案件中所运用到的解题方法论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同学们在民法学习中要达到三个层次,首先,第一个层次要“知其然”,要善于从法条中提取具体规范,充分理解规范的含义。其次,第二个层次要“知其所以然”,要在充分理解法条的基础上沿规范探寻其目的。最后,第三个层次要“知其所以不然”,在达到前两个学习层次之后要通过依照立法者的立法目的去划定法条之间的边界。


主讲结束后,张晓勇副教授开始与谈。他分享了自己对此次姚教授所讲授内容的感悟,对姚教授在讲座中所分享的个人观点表示同意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与此同时也有个别困惑的地方并当场对姚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姚教授则一一进行了解答。此外,到场的律师、同学们也纷纷抓住机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姚教授针对相关提问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讲座最后,主持人王文胜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并再次感谢了姚明斌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的学术盛宴,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