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工作背景及意义
1. 国家战略需求:响应《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 年)》,推动法律进社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助力全面依法治国。
2. 教育使命担当:落实《新文科建设宣言》要求,构建中国特色文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培育法学专业实践人才。
3. 法学资源优势:依托湖南大学法学院师资与人才优势,通过“区校共建”模式,衔接高校专业资源与社区法治需求。
4. 社会公益价值:项目旨在培养青年法律人的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提升社区居民法律素养,促进法治文化传播,助力社区和谐稳定。
5. 社会治理创新:构建“高校-社区-政府”法律服务共同体,探索基层“预防性法治”实践路径,建立矛盾纠纷分层过滤机制,降低司法成本,实现社会治理与高校实践的“双赢”。
02 组织单位及活动对象
该志愿服务队由共青团湖南大学法学院委员会指导,由湖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湖南大学法学院学生会牵头,合作律所为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面向湖大社区及周边居民开展工作。
03 工作目标
短期目标(6个月)
1. 服务覆盖:完成 1 个试点社区(湖大社区)驻点服务,建立常态化法律咨询机制。 2. 内容建设:聚焦消费维权、婚姻继承、劳动纠纷三类专项法律服务,形成初步服务框架。
3. 人才培养:组建以研究生为核心、本科生协助、教师指导的实践团队,开展基础性法治服务实践。
4. 品牌影响:在法学院公众号设立专栏,定期推送活动动态与经典案例,积累项目初期关注度。
长期目标(2年)
1. 服务覆盖:将服务范围拓展至周边街道社区,形成可复制的 “区校共建” 法治服务模式。
2. 内容建设:丰富法律咨询服务领域,分类整理各专项服务案例,形成案例汇总册与经典实务摘选册,为基层法治实践提供参考。
3. 人才培养:吸引法学院外其他院系师生参与旁听与协助,邀请律所及律师深度合作,打造跨学科、跨专业的法治实践平台。
4. 品牌影响:与校园媒体、社区公众号及本地新闻媒体联动,扩大 “岳麓法青” 品牌影响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校园公益服务名片。
04 核心服务内容
常态服务模块:
【法律门诊】
时间:每周六9:00-11:30
地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形式:研究生+本科生,分消费维权、婚姻继承、劳动纠纷专项
【普法专栏】
线上:公众号设立专栏“以案说法”
线下:普法进社区活动
专项服务模块:
【3-4月消费者权益保护季】
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3·15特别行动”
【9-10月老年人权益保障季】
推出遗嘱见证、防诈骗“法律体检”专项服务